北京将建立河湖休养生息制度 依法划定禁渔区和禁渔期******
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(记者 陈杭)北京市将建立河湖休养生息制度,依法划定禁渔区和禁渔期,根据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健康状况,研究推进重点河湖(河段)水库一定时限的全面禁渔,并妥善解决渔民生产生活问题。到2025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%,正常年景市内五大流域(永定河、北运河、潮白河、大清河、蓟运河)干流实现“流动的河”,民众亲水需求得到有效满足。
北京市日前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强化河(湖)长制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旨在全面落实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的治水思路,坚持河(湖)长制治水工作机制和责任制,坚持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,坚持治水为民,坚持精治共治法治,以河(湖)长制为总抓手,强化总河长令引领和主导作用,从河流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,严守河道行洪安全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,加快提升水治理现代化水平,不断提高水生态健康水平,让绿水青山成为大国首都的靓丽底色。
到2025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%
意见提出,到2025年,北京市河(湖)长制治水工作机制更加完善,责任制体系进一步夯实,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基本建立,水资源配置和水务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,水生态健康状况持续改善,水环境问题基本根治,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%,地表水国控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稳步提升,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,正常年景市内五大流域(永定河、北运河、潮白河、大清河、蓟运河)干流实现“流动的河”,市民亲水需求得到有效满足。
到2035年,北京市水生态健康状况实现根本好转,河湖水系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水平明显提高,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大幅提升,水清岸绿、鱼翔浅底的河湖景象持续呈现,首都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,现代水治理体系基本建立。
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协同保护修复
意见明确,北京市强化水资源管理,坚持“以水定城、以水定地、以水定人、以水定产”,健全完善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,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,严格水资源“取水、供水、用水、排水及非常规水源利用”全过程管理,强化高耗水行业用水监管。深入实施节水行动,全面压实节水主体责任,做到“管生产必须管节水、管行业必须管节水、管城市运行必须管节水”,推动农业节水增效、工业节水减排、城市节水降损、绿化节水限额,不断扩大再生水、雨水收集利用。
同时,强化水生态治理。加快复苏河湖生态环境,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功能分区要求,最大限度满足河湖基本生态流量;科学认识和处理地表水与地下水补排关系,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协同保护修复;加快首都水网规划建设,提高河湖水系连通性,维护河湖健康生命。
依法划定禁渔区和禁渔期
意见提出,北京市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的理念,处理好河湖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,强化规划约束引导,促进河湖休养生息,维护河湖生态功能。
提升河湖栖息地生境多样性和河湖生物多样性,打通五大流域干流和重点支流水岸生物迁徙通道,规范放生行为,防治外来物种侵害。建立河湖休养生息制度,依法划定禁渔区和禁渔期,根据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健康状况,研究推进重点河湖(河段)水库一定时限的全面禁渔,并妥善解决渔民生产生活问题。
建设生态景观廊道
意见明确,北京市强化河湖空间与滨水区域空间融合,提升滨水空间开放共享与管理服务水平,进一步增强滨水空间活力。建设水城共融、林水相依的生态景观廊道,构建一批富含“生态、生活、生机”内涵理念的城市活力空间,打造一批水岸经济带。加快城市滨水慢行系统建设,依法合理布局河湖岸线便民服务配套设施,有序推动适宜河湖水域开展的水上冰上运动,不断满足市民休闲运动游憩需求。提升郊野河湖水生态品质,打造近自然岸线,构建清新明亮、蓝绿交织的生态景观带,提高滨水空间的通达性、宜居性。
提升跨省市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
意见提出,北京市完善流域统筹协调机制。建立健全跨省市界重点流域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,重点推动官厅水库、密云水库水源保护。充分发挥海河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作用,强化与相邻省市河长制办公室的工作对接,统筹确定目标任务,统一治理标准,推动流域信息共享,提升跨省市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水平。
健全区域协同机制。按照流域统一规划、统一治理、统一调度、统一管理要求,统筹确定跨界河湖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保护目标。市级层面统筹跨区界河湖管理保护,区级层面统筹跨乡镇(街道)界河湖管理保护,明确上下游、左右岸、干支流管理保护责任。(完)
吉林新年“绿意盎然”:冬季农博会展示中外农业风情******
(新春走基层)吉林新年“绿意盎然”:冬季农博会展示中外农业风情
中新网长春1月12日电 (谭伟旗)12日的长春农博园热闹非凡,园内的特色植物、珍稀动物各具风采。置身其中,让人仿佛忘记了此刻正是中国北方的寒冬时节。
第十三届吉林(长春)冬季农业博览会当天开幕,20万平方米的展示区域,安排了设施农业、观光农业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、新春年货展销等展区,既具科技感,又“年味儿”十足。
长春农博园内的植物景观 谭伟旗 摄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,吉林在设施农业发展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。长春农博园6万平方米的连栋智能温室里,重点展示了高新无土栽培、规模化无土栽培、基质栽培技术、热带果树园、鲜切花卉园、沙漠植物园、植物工厂等特色农业技术和成果。
室外,两栋不加温温室展示了北方冬季温室不供暖进行叶菜及果蔬生产,高效节能环保,成为北方现代农业模板。
长春农博园内展示的无土栽培技术 谭伟旗 摄世界农业风情园一直都有着火热的人气。园内划分亚洲、欧洲、美洲、非洲、大洋洲等五大洲农业风情区域,共推出300多种极具代表性的特色植物,形象生动地呈现了世界各地风格迥异的农业文明。
植物之外,珍禽园里的孔雀、鹦鹉等40多种动物也都极具观赏性;各类淡水鱼、海水鱼、观赏鱼、水母及趣味海洋动物在渔业展馆内尽情畅游。
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孟宪新表示,由长春市政府主办的吉林(长春)冬季农博会,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,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展示形式,丰富了广大市民和农民群众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,成为吉林长春冬季冰雪旅游和冰雪文化的重要品牌。
孟宪新介绍,本届展会集农业品牌展示、现代农业观光、新春年货采购、节庆文化活动于一体,能够让更多的游客在浓郁的年味中领略北国春城的独特魅力,尽享长春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